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和高校教師,趙寶龍始終不忘初心使命,連續多年榮獲兵團優秀科技特派員稱號。他懷著對農業科技工作的強烈責任心,以職工致富增收與提高團場農業科技水平為己任,服務于廣大職工群眾,奔波于農業生產第一線,為新疆及兵團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農業是個投入時間長、見效慢的產業。為盡快讓職工群眾掌握溫室果樹種植技術,趙寶龍趕著農時,奔波于南北疆之間,無論是炎炎烈日下還是凜冽寒風中,他都堅持深入到種植戶的棚間地頭,手把手教他們怎樣定干、剪枝、抹芽,傳授各類果樹設施栽培技術、管理措施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等。
部分來自內地的職工對設施農業大棚技術不了解,為了追求產量大量留果,不科學澆水,導致“水罐子病”泛濫,造成果實成熟晚、品質下降,成熟期推遲,設施栽培失去了優勢。趙寶龍就耐心地給這些種植戶講解相關栽培技術和設施管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對一些專業性強的知識,他一遍一遍地反復講解,并將專業性的語言轉換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話方便他們理解。在技術推廣中,有的農戶認為不需要太過嚴格執行標準,差不多即可,有時還會拖延工作,導致進程跟不上。趙寶龍就拿出給學生上課的嚴格勁頭,督促他們認真完成。正是這種嚴格要求,使設施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種植戶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趙寶龍還帶領其科技服務團隊將設施葡萄和設施桃樹栽培新技術進行集成,先后編寫了《葡萄日光溫室促早栽培配套技術》《桃樹日光溫室促早栽培配套技術》《設施葡萄間作草莓結果早期關鍵栽培技術》等書,這些栽培技術讀物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很好地促進了設施農業種植結構的優化。同時,利用“科技之冬”活動,趙寶龍加強對當地技術人員及職工的培訓,廣泛傳播設施栽培的知識,把優惠政策、專業技術、市場信息等送到千家萬戶。
“我就是喜歡土地,喜歡和農民打交道?!壁w寶龍說,“我還要加大開展科技服務的力度,更多地到農戶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和交流,了解農戶在種植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積極挖掘農業生產資源,幫助農戶積極尋找農業種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引進高效益并適合當地發展的作物種類及品種?!?/span>